各學院:
為進一步強化我校師范生教育辦學特色,展示我校師范專業教學改革成果,搭建“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教促研”的教學交流平臺,培養一批具有高尚師德、先進教學理念、扎實教學基本技能的優秀教師后備力量,學校決定舉辦貴州師范學院第十三屆學生教學技能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夯實教學基本技能,展示未來教師風采
二、大賽宗旨
本次大賽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以加強我校師范生教學技能和綜合素質為著力點,積極引導學生投入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嚴謹治學的態度,激發學生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現代教學方法的熱情,增強學生的講課能力、應變能力和互動能力,讓學生正確認識教育的意義,為未來從事教育事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教務處
協辦單位:各二級學院
四、參賽對象
全校所有專業2019、2020級全日制普通本科學生。
五、賽程安排與分組
比賽分為院級初賽、校級決賽兩個階段。
(一)院級初賽(2022年5月20日前)
各二級學院自主組織初賽,比賽環節、評審方式等由各單位自行決定。各學院于5月20日前完成初賽工作,并報送初賽簡報、總結和決賽選手人員名單。
(二)校級決賽(2022年5月28日)
1.決賽時間。校級決賽定于5月28日舉行。
2.比賽分組。比賽為個人賽,個人賽包括理論組、實踐組。
六、大賽地點
(一)大賽分為理論組、實踐組,理論組由教務處統一安排,具體地點另行通知。
(二)實踐組比賽地點如有特殊要求的由各教學單位安排,于報送決賽參賽選手名單時同時提交。
七、參賽名額
(一)初賽階段名額
由各學院確定。
(二)決賽階段名額
理論組:限定為語文(含漢語國際)、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科目所對應的師范專業。(每個學院可報3人參賽)
實踐組:限定為學前教育、特殊教育、藝術教育、音樂學、舞蹈學、美術學、體育教育、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每個學院可報3人參賽)
八、決賽內容
(一)理論組的比賽內容限定范圍是最新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1,實踐組的比賽內容需按照對應學段準備。參賽教材電子版由各學院于5月20日前提交給主辦單位。
(二)每個科目對應的師范專業所在學院應在5月20日前報送10個不同內容的比賽課題,每名參賽選手于比賽當天抽取其中一個課題進行比賽。
九、決賽流程
(一)課堂教學技能競賽理論組
1.決賽順序號
參賽選手于5月25日16:00到文韜苑明理樓130參加抽簽,通過抽簽決定比賽的順序號,參賽選手根據所抽到的比賽順序號按時參加比賽。
2.決賽當天環節
提前30分檢錄進場(提供學生證或身份證)→抽取比賽課題,完成1課時教學設計、課件(150分鐘)→抽取演講題目,演講準備(3分鐘)→演講(3分鐘)→說課(10分鐘)→模擬教學(10分鐘)→現場答辯與點評(5分鐘)。
(1)完成1課時教學設計、課件
參賽選手根據報送的10個比賽課題中抽取其中1個,在指定的地點完成1個課時的教學設計和課件準備。比賽當天參賽選手不允許攜帶紙質或電子等任何形式的資料,辦公軟件、課件編輯軟件、雨課堂軟件由主辦方提供。教學設計紙質版由工作人員打印5份給評委組,教學設計和課件的電子版由工作人員統一收集,主辦單位歸檔。
請注意:教學設計和課件的電子檔以“組名+比賽順序號”命名,如理論組2號命名為“理論組02”,不得出現姓名、學院、學號等個人信息。
(2)演講
參賽選手根據比賽現場抽取的題目進行演講,準備時間為3分鐘,演講時間在3分鐘以內,結束前1分鐘工作人員舉牌提示。
(3)說課
參賽選手根據現場抽取的1課時的教學內容進行課前說課,時間在10分鐘以內,結束前1分鐘工作人員舉牌提示。
(4)模擬教學
參賽選手根據抽取的比賽課題,選擇其中一個“教學片斷”或“環節”進行模擬教學,可帶5-8名同學作為模擬學生配合上課,限時10分鐘。結束前1分鐘工作人員舉牌提示。
請注意:比賽場地備有粉筆(白色、彩色)、黑板擦、office2010、WPS、雨課堂,激光筆等智慧教學軟件。
(5)現場答辯與點評
選手完成比賽后,評委提問,選手答辯。最后評委結合選手綜合表現進行集中點評,提出改善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教學效果以及其他教學環節的措施和方法。
(二)課堂教學技能競賽實踐組
1.決賽順序號
參賽選手于5月25日16:00到文韜苑明理樓130參加抽簽,通過抽簽決定比賽的順序號,參賽選手根據所抽到的比賽順序號按時參加比賽。
2.決賽當天環節
提前30分檢錄進場(提供學生證或身份證)→抽取比賽課題,完成1課時教學設計(90分鐘)、課件制作(60分鐘)→抽取演講題目,演講準備(3分鐘)→演講(3分鐘)→說課(10分鐘)→模擬教學(10分鐘)→現場答辯與點評(5分鐘)。
(1)完成1課時教學設計、課件
參賽選手根據報送的10個課題中抽取其中1個比賽課題,在指定的地點完成1個課時的教學設計(90分鐘)和課件制作準備(60分鐘),如不涉及制作課件(需要報送決賽參賽選手名單時同時注明),則該環節時間為90分鐘。比賽當天參賽選手不允許攜帶紙質或電子等任何形式的資料,辦公軟件、課件編輯軟件、雨課堂軟件由主辦方提供。教學設計紙質版由工作人員打印5份給評委組,教學設計和課件的電子版由工作人員統一收集,主辦單位歸檔。
請注意:教學設計和課件的電子檔以“實踐組+比賽順序號”命名,如實踐組2號命名為“實踐組02”,不得出現姓名、學院、學號等個人信息。
(2)演講
參賽選手根據比賽現場抽取的題目進行演講,準備時間為3分鐘,演講時間在3分鐘以內,結束前1分鐘工作人員舉牌提示。
(3)說課
參賽選手根據現場抽取的1課時的教學內容進行課前說課,時間在10分鐘以內,結束前1分鐘工作人員舉牌提示。
(4)模擬教學
參賽選手根據抽取的比賽課題,選擇其中一個“教學片斷”或“環節”進行模擬教學,可帶同學作為模擬學生配合上課,限時10分鐘。結束前1分鐘工作人員舉牌提示。
請注意:實踐組的參賽選手所帶同學數自行確定,要求比賽場地能夠容納學生、評委和工作人員,自行準備所需比賽用具。
(5)現場答辯與點評
選手完成比賽后,評委提問,選手答辯。最后評委結合選手綜合表現進行集中點評,提出改善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教學效果以及其他教學環節的措施和方法。
十、評分標準
成績評定采用百分制,包括教學設計和課件15分、演講10分、說課20分、模擬教學45分、現場答辯10分,各組的最終成績為各評委的總分之和取平均值,結果四舍五入,保留兩位小數。
十一、評委組成
由主辦單位遴選評委,每組評委各5人。
十二、獎項設置
本次大賽成績根據參賽選手比賽的最終成績(保留到小數點后2位,四舍五入)從高到低進行排名。各組一等獎比例為10%,二等獎比例為20%,三等獎比例為30%,不設優秀獎。
十三、其他
(一)各學院需指定一名聯絡老師專門負責本次大賽聯絡工作,并通知參賽選手和指導老師及時加入貴師院第十三屆學生教學技能競賽工作QQ群:652808133。加群時請以“學院+姓名”的形式備注,大賽后續相關通知和要求將通過此群發布。
(二)各學院于5月20日前將相關材料匯總后報送至教務處實踐教學管理科李敏內網郵箱。
1.選手名單(附件1);
2.理論組、實踐組每個專業10個不同內容的比賽課題(附件2);
3.參賽教材電子版;
4.實踐組比賽場地,需報送決賽參賽選手名單時同時標注清楚;
5.參賽選手決賽環節如不涉及制作課件,需報送決賽參賽選手名單時同時標注清楚;
6.學院初賽工作總結和簡報。
(三)參賽選手可在5月27日前往比賽場地熟悉多媒體設備。
(四)本次大賽允許參賽選手完成比賽后觀摩,但不能影響比賽的正常進行,觀摩場地另行通知。比賽過程全程錄像,教務處將整理成冊并制作成光盤,供各教學單位研究和學習。
(五)其他未盡事宜,請與教務處實踐教學管理科聯系。聯系人及聯系方式:楊通槐,18786015699;李敏,15286766033。
附件:1.貴州師范學院第十三屆學生教學技能競賽參賽選手推薦表
2.貴州師范學院第十三屆學生教學技能競賽課題報送表
教務處
2022年4月29日